本文同時刊登於《1895 乙未》官網


劇中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影像提供 / 青睞影視

 

在《1895 乙未》劇中,除了森鷗外,戲份最重的日本人就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了。森鷗外在劇中以文學家的角度將這場戰爭,透過抒情的文句來表達外來政權感性的一面。反觀明治天皇的皇叔能久親王,則是一位理性與感性兼具,充滿了德意志人文底蘊的皇族軍事家。

這位在日本治理台灣的50年間,因平定台灣且客死台南,而被徹底神格化的日本皇族,其曲折的一生似乎早已預言了往後三代子孫們的命運。在日本,北白川宮家也因為其離奇的宿命而被
稱為「悲劇の宮家」。


1895年(明治28年)5月31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丹裡庄(今澳底)登陸紮營

 

北白川宮創立於明治初期,由伏見宮邦家親王的第13位王子 - 智成親王所創。然而,北白川宮智成親王卻以17歲之齡早逝,排行第9的能久親王於是繼承了北白川宮家,時年24歲。

1868年(慶応4年),鳥羽、伏見之戰後,當時已出家(日稱入道)的能久親王受幕府之託,造訪新政府軍的「東征大總督」- 有栖川宮熾仁親王,以求能援救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並阻止東征。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不料,德川慶喜雖被救出,但新政府拒絕中止東征。上野戰爭敗北後,能久親王逃往東北並寄身於仙台蕃,後被奧羽越列蕃同盟」推舉為共主,是為東武天皇

1868年(明治元年)9月,仙台蕃向新政府投降,出家的能久親王於是被軟禁在京都。1869年,處分解除。隔年,能久親王回歸伏見宮家,明治天皇並命其還俗。同年10月,能久親王前往普魯士(德意志)留學。

1876年(明治9年)時,能久親王與該國貴族遺孀貝魯塔(ベルタ音譯)訂婚,並向明治政府提出結婚許可的申請。 然而,明治政府對此樁婚事無法苟同,於是下令能久親王回國。就在心痛地返回日本前夕,能久親王在普魯士的報紙上公開宣告自己的婚事。這樣的舉措,除了讓皇室臉上無光外,更是對封閉的日本皇室表達最深沈的抗議。身為皇室成員的他,除了在海外透過文字表達心聲,別無他法。

隔年回國後,能久親王在岩倉具視的苦勸之下不得不解除與貝魯塔的婚約,只能乖乖地待在京都。直到1895年(明治28年)台灣全島平定前的10月28日早晨,這位身、心、靈皆曾受到放逐的悲情皇族,終於客死異鄉台南,享年49歲。

能久親王死(日稱
薨去)後,與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等日本神祇被奉祀在台灣神社,也就是今天的圓山飯店所在地。


北白川宮成久王

不幸的是,
北白川宮家的悲劇宿命並未隨著能久親王的死去而結束。繼承北白川宮家的能久親王第3王子成久王,於1923年在巴黎郊外因駕駛自用車發生車禍身亡,享年37歲,而同車的王妃亦身負重傷。

如受到詛咒般的家族悲劇尚未結束。1923年(大正12年),成久王的第1王子永久王,也就是能久親王的親孫,繼承了北白川宮家。年少從軍的永久王,時任大日本帝國陸軍駐蒙軍參謀,於1940年(昭和15年)9月4日,在張家口的一場演習中遭失事墜落的戰機螺旋槳捲入而亡,享年31歲。


北白川宮永久王


北白川宮一家三代四人皆在英壯之年死於非命,目前的當家北白川宮道久王為永久王的第1王子,3歲喪父。不同於之前三代長輩,道久王並未從軍,亦是終戰時宮家當家者中,唯一無軍人身分者。

1947年(昭和22年),道久王依據日本國憲法脫離皇籍,並以北白川道久為名。道久曾擔任伊勢神宮大宮司,主持明仁天皇長女 - 黑田清子的婚禮。

值得一提的是,道久的長女曾經名列德仁親王(今皇太子)的選妃名單之中,只不過後來由平民出身的
北白川道久
影像提供 / 讀売新聞

外交官之女 - 小和田雅子雀屏中選。

創立於1870年(明治3年)的北白川宮家,138年來經歷數場戰役,當家者也因戰亂而深受其害。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這位與台灣關係至為密切的日本皇族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個敢於身先士卒地為國犧牲,足為人民表率的家族傳統。或許,這也是洪智育導演在《1895 乙未》中,除了客家義軍的愛台之情外,想傳達給觀眾的另一個思考面向吧。


相關文章
我的祖國 -
《1895 乙未》
《1895 乙未》之森鷗外

相關新聞
日霞會館贈駐日代表處台灣原生種緋寒櫻

延伸閱讀
彰化永靖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碑》by 陳凱劭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日文版
《通俗臺灣歷史全集第一卷》by 臺灣歷史刊行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ao19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