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Nicky Loh /Landov
 

本文同時刊登於「超克藍綠


國外媒體常會在重要的日子(如就職紀念)對台灣總統進行訪談 (interview)。訪問者 (interviewer) 的問題與受訪者 (interviewee) 的回答雖然是整場訪談的核心焦點所在,但真正能夠剖析受訪者心態與想法的卻是在事後綜合事實與現況,並結合正反意見所進行的分析與評論。也唯有如此,才能夠正確地判斷受訪者的意圖,以及其背後所隱藏的含意。


美國的《時代雜誌》在馬英九就職一週年前夕的5月12日對其進行了以下這場訪談。言談之中,馬英九極力為自己一年來的政策辯護。而《時代雜誌》的記者則將問題聚焦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整合議題,以及深受此議題影響的台灣主權發展。


馬英九列舉許多看似美麗的數字與實際成效,反觀《時代雜誌》卻藉由台灣內部反對者的立場來對其政策提出質疑。在雙方的攻防中,不難看出馬英九害怕面對問題的性格,以及對主權議題的回答含糊不清,甚至暗示統一被中國併吞才是台灣未來的正確選項,並以ECFA非簽不可,以及近乎幼稚的回答來結束這場訪談。


註:馬英九在訪談中多次提到China這個國家,雖然馬英九在以中文表達時都是翻譯成「大陸」(由此可看出馬英九的英文程度似乎不高),但由於世界上並沒有「大陸」這個國家,因此我一律按照國際公認的「正確」中文翻譯翻成「中國」,還請那些英文程度和馬英九一樣好的讀者見諒。此外,文中的黃色highlight為筆者個人看不下去的靠夭,特此聲明。



原文:Taiwan's Ma Reflects on His First Year As President
漢文翻譯:筆者

 

2009年5月14日,星期二
馬英九對其第一年任期的深思


在他的第一年任期中,台灣總統馬英九已經信守了減緩與中國這個長期對手之間緊張關係的承諾。北京與台北已簽署了許多的歷史性協議,不僅開啟直航,同時允許中國觀光客造訪台灣,更倡議了金融上的合作。最近台灣也宣佈了首次允許中資來台投資。5月12日,時代雜誌的Jim Erickson、Michael Schuman以及Natalie Tso與馬英九談到了有關中國、經濟與台灣的未來。


時代雜誌(以下簡稱「時」):請告訴我們您對於您第一年任期的想法。

馬英九(以下簡稱「馬」):這對我們來說是艱難的一年。當我們初接任就面臨原物料價格與油價高漲,伴隨而來的是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我們採取了措施以拯救銀行業(違反市場機制,該倒的就要倒。),同時也把遺贈稅從50%下修至10%(圖利富人?),而這已經對台灣的海外資金造成影響。在最近幾個月,這些資金已經回流。我們還發放了消費券,那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方案。我們更會投入約200億美金來進行公共建設。(見時代雜誌在2008年選後與馬英九的訪談


時:對於此次金融危機的關注是否減弱了您第一年的主導權?

馬:我們希望在四年內見到6%的經濟成長率,保持3%以下的失業率,並將GDP提升到18,000美金。經濟危機雖然中斷了所有目標,但我們持續努力地將景氣回溫(明明知道景氣轉衰,卻依然使用詐術當選。)。我們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這都沒關係,因為我們相信台灣人有堅毅不拔的精神與工作道德讓景氣回春(如果都靠人民,那還要你幹嘛?)


時:您從這次的危機中學到什麼?

馬:我們遭受到歐美出口訂單萎縮的嚴重打擊,因為出口佔了我國GDP的64%。我們學到的其中一課是我們應該將出口市場多元化—我 們必須依賴新興市場與產油國家。其次,我們應該多元化我們的出口產業—我們過度依賴資訊科技產業。第三,我們已經規劃了六個產業做為未來的旗艦產業,包括:綠色能源、觀光旅遊、生物科技、精緻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我們深切地體認到這些產業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將成為全世界的主流。我們不只要重新審視經濟政策,更包括政治與國防的政策,這也是為何我開始改革我們的中國政策。

 

時:您持續提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您想藉由它達到何種目的?

馬:ECFA與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 不同,它將以一個架構的形式在我們進行協商的這段時間之中確認談判項目的型態。我們希望與中國大陸針對我們認為最迫切的產品進行協商。例如,石化(台塑)、汽車零件(裕隆)、紡織品(潤泰、遠東),這些商品佔了我們出口至中國的大宗。從明年開始,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同類商品將免除關稅,但我們的商品將會面臨5%-15%的關稅,這將會扼殺我們的產業。中國大陸已經透露出與我方簽署協議的興趣,去年我們已經簽署了九項協議,其針對航空運輸;涵蓋股票、期貨與保險公司的金融監控機制,這將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進行協商;還有食品安全、郵政合作、聯合打擊犯罪與司法協助(結果是十大通緝要犯除名)。這些都是劃時代的協議(有關中國與台灣的新商業協議)。


時:有不少台灣人憂心與中國的經濟整合將成為政治上的整合。您如何幫助他們了解您會如同您說過的,「管理」(manage) 主權議題,而非使它塵埃落定 (settle) ?

馬:我們早於1992年就開始管理主權議題。當時,中國表示必須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我們則表示願意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但我們的定義和你們不同。(譯按:李登輝曾表示只有「一中各表」,沒有「九二共識」。)我們接受一中原則並非要取悅他們,這乃是根據我們的憲法(完全不適用於台灣的鳥憲法,外蒙古也是我們的喔!),而我們的憲法是在1946年施行,比中國共產黨掌權還早了三年。我們不承認中國大陸是一個國家(你就繼續不承認吧...),他們也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是你自己不承認吧...)。因此我呼籲持續雙方互不承認,我們無法在法律層面上承認彼此,但我們卻能實際層面上擁有互不否認的政策。


時:但仍然有某部份的人深怕您出賣台灣。

馬:我們進行了民調,而大多數人相信我們(看著聯合中國兩報自慰中)


時:可是還是有激烈的抗爭啊。

馬:是有一些,並非每個人如此(小小一撮台獨份子,不屑一顧。)


時:對於贏取這些人的信任有任何進展嗎?

馬:看看我們在去年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後發生什麼吧。反對者說他們不會來,剛開始每個月只有幾百人來,但現在每天卻有近3,000人(求來的)。我們的許多風景名勝都擠滿了中國客,而且有些人還出手大方(嗯,在野柳刻的字也蠻大的。)。人們普遍相信他們在這裡對我們有利。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的資金。當然有人害怕中資會毀滅台灣的資本市場,但我們會對不同產業進行規範,因此我們是一點一點開放的。台灣是一個極度依賴國際貿易與投資的國家,你不能有一個孤立主義的政策(全部雞蛋放在同個籃子就不是孤立?)


時:您認為您所採取的措施已經減少經濟危機的衝擊了嗎?

馬:假使我們沒有開放與中國大陸直航,我們會遭受更大的打擊。降低成本對商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運輸業來說,他們過去必須繞經沖繩的小鎮,並付出5,000到10,000美金來取得通過第三地的證明許可才能將貨物運往中國。我們做這件愚蠢的事已經超過二十年了,而那個沖繩小鎮卻獲得意外之財,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是改變了,因為錢被中國賺走了。)


時:您在軍事議題上的立場如何?您曾說過不會與中國談判除非他們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但您似乎已經鬆懈了。

馬:不,我並沒有鬆懈。我們依然要求他們移除飛彈,但如果雙方欲進行和平談判,那麼要求撤除飛彈的要求顯然不應適用於跨海峽班機的協商(以上答非所問)


時:您希望與中國進行軍事談話嗎?

馬:不,我不認為那很急迫(和平統一,當然不急。)


時:所以今年不會有和平協議囉?

馬:不,我不認為如此,您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已經投降了啊,笨蛋!)我們已經在去年接任時清楚地表示,我將採取一個在憲法框架下的中國政策,且立基在三個原則之上:不統、不獨、不武(這是什麼鬼?異次元嗎?老外應該聽不懂...)。不統指的是在我任內不會與中國大陸進行統一談判。第二個是不獨。台灣當然擁有主權,因為我們選舉自己的總統、國會,並運作自己的商業。但我說的是法理上的獨立,我們不會這麼做(就是說我只支持假獨立,真獨立就不行。),我們也反對使用武力。

這是為了向對方保證,只要我們不推動法理上的獨立—這是中國動武的理由—我們會保持現狀(乖...),這也反映出二十多年來的主流民意。這正是我在去年當選的原因之一,我不像前任總統那樣選擇支持獨立的政策,而給台灣帶來許多麻煩(只要讓中國不爽就是麻煩)

 

時:您認為中國會逼您改變政治上的現狀嗎?

馬:他們當然會希望我們加快腳步(什麼腳步?)。他們顯然了解這在台灣人的眼中並不是非常急迫的問題。您看到目前為止,在我總統任期才只有一年,人們依然對中國存有很大的疑慮(三年後就不會了?)。他們害怕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中國能夠接受的,尤其是在自由與民主方面。很明顯的現在對雙方協議統一的時機尚未成熟(只能協商統一?不能協商獨立?)。但在國防的議題上,兩年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正式拋出了雙方應該簽署和平協議的議題。當時,正在參選總統的我給了正面的回應。但我認為我們必須清楚表示這不是針對台灣未來的協議,而是一個國防議題(國防與台灣未來無關?)。台灣的未來與統一有關,而我已經明白表達我將不會在我的任內碰觸這個議題(是喔...?)


時:您希望來年的對中關係如何進展?

馬:我們正走在對的路上。許多美國的中國關係專家認為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正處於六十年來的最佳階段(不需要美國專家,我家小狗也看得出來。)。中國能夠與華盛頓及台灣保持友善的關係,反之亦然。一年之後,我們絕對希望能在ECFA議題上達到某種成果,並使我們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更加正常化(終極統一?)

其次,我們希望能夠避免台灣在亞洲經濟整合的過程中被邊緣化。如果我們能夠與中國簽署ECFA,我認為加諸在我們的貿易夥伴身上的壓力將會減輕。許多我們的非邦交國現在都表示他們感到比較輕鬆,還說如果北京準備與你們改善關係,我們為何不可?(這些非邦交國大多與中國建交,難道還會與我們建交不成?)台灣不再是東亞的一個引爆點(那是北韓吧?嚇台灣人的奧步...),而這正是我們要的。民調顯示(整個民調治國),多數,有時是絕大多數的民眾支持我們的政策,但我們仍然需要與反對者對話。他們始終相信我們正在出賣台灣,但我一直告訴大家,「聽好,我們沒有出賣台灣,我只出賣台灣的水果到中國大陸。」(要給你拍拍手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ao19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