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
台灣鐵道車站紀念章列傳(六之一)- 1932年


1908年(明治41年),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台灣歷史上的第一次空間革命就此誕生。除了工商發展迅速起飛、新興城市因車站而繁榮之外,民間的觀光活動也因此活絡了起來。根據永井柳太郎的《拓殖史》(1934年,昭和9年)記載,當時基隆與高雄間早晚各有一班來回急行列車行駛於縱貫線,而基隆與蘇澳間的宜蘭線,以及花蓮與台東間的台東線,每天也有數回的班次營運。


到過日本旅遊的人一定對其「紀念章文化」留下深刻印象,而這種觀光行銷的特殊方式也因為日本人五十年的治理而成為台灣觀光文化中的一環。台灣各主要車站的旅行紀念章最早出現於1932年(昭和7年),此後造型圖案不斷改變,數量更涵蓋了全台五十多個車站。1937年(昭和12年)出版台灣時報七月號與八月號刊載了自1932年以來,各車站的旅行紀念章共四十六款。每一個紀念章都以簡單的圖像表現出當地的名勝與特產,藉此為當地的觀光宣傳,相當值得旅人收藏留念。

上回介紹了1932年(昭和7年)間的十一款紀念章,今回讓我們來欣賞隔年的九款紀念章。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找找看自己的故鄉是否名列其中,而在紀念章中出現的名勝特產是否依然為在地意象的代表?



站名:瑞芳站
代表:閃閃發亮的金瓜石與瑞芳金山

 

 

 

 

 

站名:士林站
代表:芝山嚴祠(惠濟宮)、桃樹林,遠處聳立著紗帽山。草山(陽明山)溫泉的香氣飄散在雲霧之中。

 

 

 


站名:板橋站
代表:林本源庭園(今林家花園)與沒有電線的電塔。

 

 

 




站名:樹林站
代表:美酒佳餚,老紅酒(紅露酒)與
鮎(香魚)。

 

 

 

 


站名:後壁站
代表:關子嶺溫泉、三百段、碧雲寺

 

 

 

 


站名:新市站
代表:虎頭埤新化神社宮之森高爾夫球場(今新化高爾夫球場)。

 

 

 

 

站名:馬太鞍站(今光復站)
代表:製糖工廠

 

 

 





站名:壽站(今壽豐站)
代表:鯉魚池(今鯉魚潭)、製糖工廠、荖溪斷崖。

 

 

 

 

 

站名:大里站
代表:在碧藍的太平洋中被浪花拍打的奇岩怪石,優雅地漂浮在海面上的龜山島。

 

 

 

 

 

下回
台灣鐵道車站紀念章列傳(六之三)- 1934年


註:台灣的第二次空間革命為1978年通車的中山高速公路,第三次為2007年通車的台灣高速鐵路。

資料來源
國立台中圖書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ao19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