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時代與現在的高雄市市徽
 


本文同時刊登於「超克藍綠



今年初結束了「台灣鐵道車站紀念章」的連載後,在一次無意的搜尋中發現了日本時代高雄市街道的人孔蓋設計圖,人孔蓋上的高雄市徽引起了我寫這篇文章的興趣。這也是繼車站紀念章後,再一次從文獻中發現日本人將現實事物圖像化的功力。今天的日本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動漫大國,或許也多少承襲了自古以來對周遭事物細微敏銳的觀察力與豐富的想像力。



市徽(日稱「市章」或「市の紋章」)的設計元素中所包含的,不外乎地名文字與當地特產等。而在日本時代與現代市徽的比較中,我們除了可以發現始終不變的設計靈感外,更能夠看出統治者的美學素養,以及對在地意象的詮釋角度。


基隆市
靈感來源:
以船錨的造型象徵基隆身為港都的角色,紋章中央將基隆(キロン)日文片假名中的「キ」字圖案化。




靈感來源:
藍色缺口圓環代表基隆自然環境港埠。黃綠色山形,象徵基隆係一綿延丘陵地。貨櫃船形「基隆」兩字,象徵基隆主要港市人文環境,又象徵著隨著航運演進,基隆必然會發展成台灣最大貨櫃吞吐港。



台北市
靈感來源:
高砂島(台灣)上的松葉排列出台灣北部之都的「北」字。





靈感來源:
外作梅花五瓣,內由「北」「市」二字組成,簡明顯示中華民國臺北市。梅花之內以白色為底,梅花五瓣及「北」字為紅色。用陽文顯示「北」字,陰文顯示「市」字,陰陽互為一體。



新竹市
靈感來源:
「竹」字的圖案化。





靈感來源:
以天、地、人三位合一,為設計主軸。三片竹葉等距排列,意指市政推展只往前進,絕不後退之意。三個竹節圜結,圜則環圓,結則團結,意指精誠團結就是力量,功德圓滿就是成果。外環則是象徵一片空間、一片天地。竹市兩字「竹」帶有微笑之意、為象形,竹字和市字合而為一微笑臉形。


台中市
靈感來源:
以寶錘造型將台中的「中」字圖案化,圓形代表團結一致。





靈感來源:
台中市現行使用中的市徽圖案是以「中」字對稱,圓形表示團結一致,是相當簡要的設計,係於日治時代大正10年(1921年)為配合台中市役所辦公廳的落成使用,由當時之市役所(市政府)公開徵求市章設計並經評選而產生。

當時參與應徵者有1,038人,參選圖案作品有2,099件,經五位評審選出其中的12件優秀作品,再由市協議會(相當於現今的市議會)的議員投票來決定,選中當時在台北鐵道(台鐵前身)工務課的中村與松所設計的作品作為市章。

台中市市徽為目前唯一沿用日本時代設計的市徽。1926年(大正15年)在台中舉行的「中部台灣共進會」中,到處可見台中市市章的身影,從以下幾張寫真中也可看到。


皇太子行啟紀念館(今彰化銀行遠東百貨,已歇業十年)外的人潮,門口上方的半圓形牌樓可見市章(點圖可放大)



台中車站前的鐵塔頂端也有市章出現(點圖可放大) 
 


門票上方的市章與兩旁的椰子樹



此張獎狀中除了市章之外,還可見若隱若現的行啟紀念館



獎章背面的鳳凰腳下也有市章出現(點圖可放大) 


在1926年的這一場博覽會中,除了隨處可見的台中市市章外,主辦單位還在台中市役所(今台中市交通局)樓上舉辦一場全國(包含朝鮮、滿州、台灣)市章展覽會,頗有宣揚國威的意味。會中一共展出大日本帝國75個都市的市章,其中代表台灣的有台北、台南、基隆與台中。 


市章展覽會一角 


彰化市
靈感來源:
「化」字的圖案化。





靈感來源:
以彰化字的右偏『三劃』,帶出三願-「都市有生命、社會有人情、家庭有幸福」,也象徵著彰化三寶-「彰化肉圓、爌肉飯、貓鼠麵」。設計意念上,以人為主,融合形成了象徵生命力的姿態,向上突破成長。整體架構上,運用彰化英文字首「C」,傳達出彰化國際化的宏觀格局,而流暢的線條,融入地方特色的大佛印象﹝佛手﹞,方圓之間好似掌上明珠,展現深具人情味的新都會生命力。


色彩上,則以光明希望的金色,結合先進資訊的藍色,象徵彰化市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與充滿企圖的前瞻性,傳達出深具時代感的彰化新形象。


嘉義市
靈感來源:
「嘉」字的圖案化。





靈感來源:
梅花為底,北迴歸線標為著名地標。






台南市
靈感來源:
以「台」字為輪廓,中央圓形與直線部份為「南」字的片假名「ナン」組合而成。





靈感來源:
由市民蘇仲民於1969年設計,1978年由議會通過正式採用。意義如下: 背景紅花為鳳凰花五瓣(市花),象徵鳳凰城之意義。白字上半部為「市」字,為古城中線有指南針之意。 白字上半及中間部為「南」字,中間圖案為府城遠景。白字下半部圓狀者為「台」字,圖形為船頭。


高雄市
靈感來源:
由「高」字的片假名「タカ」組合而成的寶錘圖案。





靈感來源:
以「高」字為設計主題,外形襯以藍色齒輪,象徵高雄市建設遠景光明燦爛,如時代巨輪,不斷的向前發展與進步。 金黃色圖形「高」字圖案,代表高雄市團結一致,急速發展,前程光芒燦爛,為一馳名全球的工商港灣大都市。


1934年(昭和9年)的高雄市人孔蓋設計圖,中央為高雄市市章 


屏東市
靈感來源:
由屏東的平假名「へいとう」中的「へい」圖案化而來,外面是「へ」,裡面是「い」。




靈感來源:
健康城市。







資料來源
國立台中圖書館
中研院台史所
台灣大學圖書館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各縣市政府網站


參考文獻
《日本都市大觀》by 大阪每日新聞社 
《中部臺灣共進會誌》by 中部臺灣共進會協賛會


延伸閱讀 
日本時代台中市徽》by 陳凱劭 
台北市徽的人孔蓋在台中》by 陳凱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nyao1978 的頭像
    jonyao1978

    day tripper

    jonyao19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